安徽省人大代表邓继敢:当好滁州大江北协同发展区“主力军”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把握大势准,谋划部署符合实际,是一份凝聚人心、鼓舞干劲的好报告。”安徽省人大代表、天长市委书记邓继敢在接受访谈时表示,接下来要坚决落实好本次人代会精神,确保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奋力交出天长经济社会发展高分答卷。
天长是滁州东大门,也是安徽深入江苏的县级市,三面被江苏五县市环绕,是“长三角”经济圈成员城市、“南京一小时都市圈”重要卫星城市,也是滁州东向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和“主阵地”。
天长市的区位特殊,对于如何锚定“十四五”时期天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邓继敢表示,加快建设苏皖交界地区宁淮沿线重要节点城市、长三角中心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小城市,努力打造南京都市圈现代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长三角地区省际科教融合创新示范地、全国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样板地,扎实当好新时代全省高质量跨越发展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谱写美好天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天长市将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113”战略目标,全国百强争优、长三角达到均值、全省冲刺前三,要干字当头、实字托底、久久为功。” 围绕“十四五”时期天长市的战略定位和主要目标邓继敢表示,要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全力打造千亿产业、百亿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园区平台承载力。把“四区六园八镇”作为主战场,加快形成特色发展、集聚发展、协同发展的区域增长极。
为了进一步增强开放发展吸引力,邓继敢介绍,天长市抓紧启动六合—天长长三角协同发展区建设,加速推进宁淮高铁天长段建设,突出金牛湖新区和滁州高新区率先发展的位置,在重塑区域地理经济格局中充分借势聚势,赢得主动。
“合力共建‘大江北’协同发展区,按照滁州‘亭满意’营商环境打造,高效率承接产业转移,高水平实现融通融入。”邓继敢表示,将持续深化“国字号”试点示范,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深化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先行试验区”建设等,擦亮天长改革品牌,提高天长美誉度。
“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000亿元,财政收入达1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争取周边县市第一、保持全省前列。”对此,邓继敢信心满满。(人民数字安徽两会报道组)
编辑:苏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