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黟县:三十三年如一日 当好古建“守护人”
1991年,39岁的胡晓雯辞去外地工作,回乡从父亲手里接过文物保护的接力棒,成为了西递村最大的祠堂——敬爱堂的文物保护员。从到岗起,她几乎每天守在敬爱堂,为游客们讲解,尽巡查、防火、管理之责,一晃已是33个春秋。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1991年,39岁的胡晓雯辞去外地工作,回乡从父亲手里接过文物保护的接力棒,成为了西递村最大的祠堂——敬爱堂的文物保护员。从到岗起,她几乎每天守在敬爱堂,为游客们讲解,尽巡查、防火、管理之责,一晃已是33个春秋。</p>
<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https://cmsimg.peopledigital.com.cn/2024/11/29/370713c1-5ba3-4955-a124-dbd44ad79267.jpg" alt="黄山黟县三十三年如一日当好古建守护人1_副本.jp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text-indent: 2em;">一心守护,风雨无阻的文物保护员。文保守护的工作是枯燥的。在漫长的时间里,文物保护员需要日复一日重复相同的工作,最大程度保留文物的文化价值,将其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世人。作为敬爱堂的文物保护员,胡晓雯每天七点准时打开敬爱堂的大门,开始新一天的巡查、防火、管理。33年如一日,胡晓雯照护着敬爱堂的每一个角落,每天对房梁、木柱等各个部分进行全方位的细致检查,从不间断。“你们看,这些蝙蝠排泄物如果不及时清除,其中的尿酸和其他化学物质就会导致木头表面变色、腐蚀或损坏。”胡晓雯说。除了蝙蝠,每年4—6月份是白蚁群体的繁殖季节,每到这些月份她会格外提高警惕,一旦有白蚁隐患就第一时间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在胡晓雯的坚守下,33年来,敬爱堂的文物保存完好,未发生损失损害。</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text-indent: 2em;">两代传承,西递故事的文化传播者。从在外工作到回乡守护,胡晓雯对于西递村文物建筑的热爱与坚守源自于她的父亲胡星明。从在外参军到荣归故里,胡星明曾为西递村古建筑东奔西走,引领了当地古民居日常保护,活化利用的进程。晚年时,他还戴上老花镜,操着毛笔,用标准的楷书撰写了大量关于西递历史人文、风俗民情的文章。时至今日,从西递村史到胡氏修谱再到西递发展略图,胡星明编写的诸多文字资料至今仍是青年导游熟悉宣传西递的经典范本。正是这样的家风传承,让胡晓雯对敬爱堂、西递文化爱的深沉。在文物保护员的岗位上,胡晓雯一直致力于宣传介绍西递传统文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遍又一遍地向游客介绍西递的历史文化渊源,阐释西递胡氏“孝”道文化的核心内涵。除去文物建筑的内涵讲解、故事传递,胡晓雯还探索着通过传唱古黟调等方式,将西递的故事唱给南来北往的游客听。</span></p>
<p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text-indent: 2em;"><img src="https://cmsimg.peopledigital.com.cn/2024/11/29/d5eb49b5-50fb-4b3a-9bbd-e492e722fdde.jpg" alt="黄山黟县三十三年如一日当好古建守护人2_副本.jpg"></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text-indent: 2em;">三秩相伴,服务游客的暖心原住民。在敬爱堂坚守的日子里,胡晓雯尽心守护文保、传播西递文化的同时,也见证了西递村旅游事业的蒸蒸日上,更为暖心服务游客的旅游口碑贡献了一份力量。“只有服务好游客,我们对于文物古建的保护才能成为每一个人的自主行动。”这是胡晓雯在与敬爱堂、游客朝夕相处而来的经验认知。每天,胡晓雯除了巡查敬爱堂的日常状况,也会及时劝导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为游览和观光维护一个良好的环境。更多的是,为来往游客解决实际问题。有一次,一个大学生在敬爱堂游玩时不慎崴脚受伤,没办法行走。胡晓雯立即回家取药品,为其进行按摩,做好简单处理。当游客走的时候,她还将药品赠送,叮嘱一定要及时就医诊疗。(黟县县委宣传部供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