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聚力打造绿色食品产业新高地
近年来,宿州市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禀赋和绿色食品产业基础优势,瞄准“5+4”产业发展方向,打造全要素绿色食品产业链条,有序推动全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日前从宿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宿州市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禀赋和绿色食品产业基础优势,瞄准“5+4”产业发展方向,打造全要素绿色食品产业链条,有序推动全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text-indent: 2em;">资源禀赋,奠定产业发展根基。宿州市是全国著名的粮食产区、全国最大的连片水果产区。2024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居全省第二,净作大豆、夏玉米最高亩产刷新全省高产纪录;畜产品总产量居全省第一,畜禽出栏总量居全省第二;全市累计创建市级以上蔬菜标准园122个、水果标准园86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63个;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居全省前列,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30家,居全省第四;现有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省级99家、市级846家,均居全省前列。</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text-indent: 2em;">“双招双引”,注入产业发展活力。近三年,全市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平台新增投资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项目总数和投资总额均居全省前列。绿色食品项目快速推进,如灵璧双孢菇工厂化基地项目、泗县七河生物科技项目、北京启元泰富泗县肉牛项目等。</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text-indent: 2em;">品牌建设,推动产品向“优”而进。宿州拥有中国酥梨之乡、中国葡萄之乡、中国黄桃之乡、中国烧鸡之乡、中国山芋之乡、中国金丝绞瓜之乡等“国字号”名片。“两品一标”有效认证产品377个,灵璧双孢菇、萧县白山羊、泗县金丝绞瓜等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共38个,“皖美农品”品牌有41个。砀山酥梨、灵璧黄牛肉入选首批《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text-indent: 2em;">特色领航,开拓产业全新格局。砀山酥梨果园种植面积70万亩,为世界上最大连片果园,百年以上老梨树留存6万余株,品牌价值190.64亿元,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市肉羊饲养量超400万头,萧县年出栏肉羊140余万头;萧县伏羊文化节连续举办20余年,荣获“中国节事卓越品牌”奖, 萧县伏羊宴习俗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符离集烧鸡为中国四大名鸡之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品牌价值56.32亿元,线上销售覆盖江苏、河南、山东、上海等20余个省市;全市食用菌年产量8.5万吨,灵璧为皖北最大食用菌集散地、全国第三大双孢菇生产基地,现有工厂化生产企业21家,以种植双孢菇、鹿茸菇等品种为主;泗县山芋种植面积20多万亩,年产淀粉13.2万吨、粉丝10余万吨,以泗州薯业为代表的加工企业逐步由传统粉丝加工向酸辣粉、薯条等精深加工发展。</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text-indent: 2em;">多元发展,构建产业丰富业态。全市优质小麦种植面积700余万亩,面粉生产企业年加工小麦约340万吨,安徽皖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进谷朊粉、蛋白粉等精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条。优质大豆种植面积210余万亩,主栽高蛋白品种,涌现出安徽博之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菜大师名和豆制品有限公司、安徽康凯豆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豆制品加工企业。引进启元泰富、大有国科等全产业链项目。安徽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微生物发酵、替代蛋白等技术,善恩康生物科技(宿州)有限公司、安徽锦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诚润食品(安徽)有限公司等企业正逐步做大产业规模。(宿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通讯员:邵子育)</span></p>